1地基处理
1.地基处理应根据运输荷载、使用功能、环撞条件进行设计和施工,不得破坏原有水系、降低原有泄洪能力,不得影响既有建(构)筑物和设备的安全性。
2. 砍伐树木前,应做好防止树木伐倒后顺坡榴滑和撞落石块伤人的安全措施;清除的树木、丛草严禁放火焚烧,以防引起火灾。
3. 清除淤泥或处理空穴时,应查明地质情况,做好保证人员和机械安全的防护措施。清龄作业应防止人员陷入、中毒或窒息,软土地段机械作业应考虑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机械作业要求,不能满足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。
4. 桩机等施工作业应采取警戒隔离、防雷、防倾覆等安全措施。
2 滑坡地段防护要求
1.距离滑坡地段5m以上应设置隔离区域,并设置截水沟与警示标示,截水掏应与原排水系统相衔接。
2. 滑坡地段的开挖,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进行,严禁全面拉槽开挖,弃士不得堆在主滑区内。
3. 施工过程中,必须对滑坡体进行全方位、全天候的监测。
4. 滑坡地段可采用种植措施进行防护,可根据不同的地质和坡度采用合理的植物,种植防护宜采用草、灌、乔结合。植革的Z小土层厚度不得小于15cm ,灌木Z小土层厚度不得小于30cm,喷混植生的厚度不宜小于10cm。
5. 滑坡地段可采用减载措施进行防护,施工过程须先上后下,先高后低,均匀减重, 且在滑坡前部的抗滑地段,须采取加载措施。
6. 滑坡地段可采用片石进行护坡(留设泄水孔) ,在稳定边坡上铺砌(浆砌、于砌)片石、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等材料,防止地表径流或坡面水流对边坡冲刷。所有石料应分层砌筑,当分段施工时,相邻段砌筑高差不大于1. 2m。
7. 岩石风化碎落面区,可采用表面喷锚进行防护,并设置泄水孔。
3、管道施工
1.基坑、拘糟、管井开挖与支护,上下通道、安全防护参照基坑工程执行。
2. 涉交通安全的基坑、沟槽临边防护,还应增设夜间红色指示灯。
3. 顶管作业前,应当制定专项施工方案,并按规定进行审批,并组织专家论证后实施。
4. 高压抽泵安装使用时,应注意保护压力表和油管,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,特别是压力突然上升时,应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。
5. 长距离顶管施工,应监测顶管内的氧气、有毒有害气体浓度。不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时应采取可靠的通风措施。
6. 顶管工程内部作业时,应设置安全有效的低压照明。
7. 人工顶管作业时,应严格按照方案控制掘进量,防止塌方。
8. 管道、撞土吊运时应遵守起重机械作业安全规程。
4、路基施工
1.施工区城出入口设置安全警示标牌,非施工作业人员禁止入内。
2. 现场指挥人员不得站在行走机械设备视觉盲区,防止被碾压,碰撞。
3. 路基开挖需由上到下逐层开挖,严禁掏挖。
4. 边坡下严禁站人,边坡上方1.5m范围内严禁堆土。
5 路面施工
1.施工区域出入口设置安全警示标牌,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。
2. 施工人员穿反光服。
3. 施工前进行安全交底,机械设备工作时设专人指挥。
4. 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,防止烫伤。
5. 施工作业人员, 严禁站在机械设备视觉盲区内。
摘自《地产微分享》